八路军120师编制序列详解

八路军120师编制序列详解

八路军120师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部队其中一个,其编制序列和组织结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篇文章小编将为无论兄弟们详细介绍八路军120师编制序列,解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和影响。

八路军120师的背景

八路军120师成立于1937年,作为八路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任务。120师在组织上经历了多次调整,每个时期的编制和人员配置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这篇文章小编将主要聚焦于1937年8月的编制序列。

120师的主要领导

在120师成立之初,其师部的高层领导如下:

– 师长:贺龙(元帅)

– 副师长:肖克(上将)

– 参谋长:周士第(上将)

– 政训处主任:关向应

贺龙作为师长,负责指挥整个师的军事行动。而肖克、周士第等人在各自的职务上则负责具体的军事管理和作战部署。

编制结构

120师在1937年8月的编制结构包括多个重要职能处室和领导职务。例如:

– 政训处

– 主任:关向应

– 副主任:甘泗淇(上将)

– 参谋处

– 处长:彭绍辉(上将)

除了这些之后,120师还设有军法处、作战科、侦察科、通信科等重要职能部门,这些部门的设置为师部的高效运作奠定了基础。

旅级单位

120师下辖多个旅,其中最为著名的是358旅和359旅。下面内容是这两个旅的主要领导:

– 358旅

– 旅长:卢冬生(未到任)

– 代旅长:张宗逊(上将)

– 359旅

– 旅长:陈伯钧(上将)

– 副旅长:王震(上将)

358旅和359旅在多个战役中表现杰出,承担了重要的作战任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团级单位

在每个旅下又有多个团级单位。例如,在358旅中,有715团和716团;在359旅中,有717团和718团。这些团的领导结构和人员配置也反映了当时军队将领的多样性:

– 715团

– 团长:王尚荣(中将)

– 副团长:顿星云(中将)

– 716团

– 团长:宋时轮(上将)

– 副团长:贺炳炎(上将)

人员配置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八路军120师的编制和人员配置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抗战的需要和战局的提高,部队的组织结构往往会进行调整。这篇文章小编将所述仅仅是1937年8月120师成立时的编制序列,后续的历史进程将使得这一结构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

拓展资料

小编认为啊,八路军120师的编制序列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通过详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这支部队在抗战中的地位和影响。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八路军其他师的编制情况,为无论兄弟们提供更为全面的军事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