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集团:全球乳制品德业的领军企业与转型战略
恒天然集团,作为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其中一个,总部位于新西兰,成立于2001年,以其高质量的乳制品享誉全球。2024财年,恒天然集团发布了最新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和中国本土奶价低迷等影响,其销售收入面临一定的压力。然而,在挑战中,恒天然也展现了其在餐饮服务业务领域的强劲表现和未来转型的决心。
恒天然2024财年财务概览
在2024财年,恒天然集团的销售收入为228.22亿新西兰元,同比下降约7.15%;税后利润为11.68亿新西兰元,同比下降约5.88%。令人注目的是,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为63.69亿新西兰元,同比下降约9.94%,但税后利润逆势增长,达到4.12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45.07%。这一亮点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恒天然在大中华区的餐饮服务业务增长。
餐饮服务业务的杰出表现
恒天然集团的餐饮服务业务在整体财务数据中表现突出。该业务的收入占比超过58%,并且在大中华区实现了同比约7.46%的增长。郑重对待这一核心业务,恒天然在报告中指出,在持续经营中,息税前利润达到了15.6亿新西兰元,显示了其在高附加值市场中的优势。
作为战略的一部分,恒天然还在大中华区设立了多个应用中心,以促进与当地客户的合作,开发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一举措增强了恒天然在东南亚及其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市场定价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餐饮服务业务的利润率逐渐得到了改善。
原料业务对业绩的影响
相比之下,恒天然的原料业务则受到市场波动的拖累。2024财年,原料业务的收入为151.09亿新西兰元,同比下降约13.25%。这主要是由于大中华区对其原料的需求减少,而本土乳企的产量增加导致进口量下滑。虽然面临挑战,恒天然依然保持着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规划将乳固体原料转移至附加值更高的餐饮服务渠道。
消费品业务的剥离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恒天然在2024年宣布了剥离消费品业务的规划。虽然消费品业务在财务报告中显示出11.03%的增长,但恒天然认为,作为一家专注于B2B业务的乳制品供应商,剥离消费品业务将释放更多资源,创造更大的价格。这一决策不仅旨在提升集团整体业绩,也符合市场提高动向的需要。
面对的挑战与市场前景
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餐饮和烘焙市场,恒天然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主要竞争对手如伊利、蒙牛等,也在积极布局B2B市场。这使得恒天然需要不断创造,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拓展资料
恒天然集团在2024财年的财务表现结合了挑战与机遇。虽然销售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影响,但其餐饮服务业务的增长和利润率提升展现了未来提高潜力。通过转型和聚焦B2B领域,恒天然正努力增强自身在全球乳制品市场的领先地位。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恒天然将继续调整策略,以实现可持续提高及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