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平教授 钟志平公司

《奥兹的三个全球》(文章),探讨了奥兹文学作品中三个不同的全球观,文章小编认为‘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于2009年11月,共计10千字。

《世纪之交的希伯来女性文学》(文章),从世纪之交的角度探讨希伯来女性文学的提高,该文小编认为‘文艺报》上发表于2009年9月24日,共计4千字。

《读阿摩司·奥兹》(书评),对奥兹的小说进行深度解读与评论,文章小编认为‘全球文学》杂志的第4期发表,共有4.5千字。

《在中国从事希伯来文学研究》(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作者在中国进行希伯来文学研究的经过与成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于2009年7月25日,共有2千字。

《莫言与帕穆克、基兰·德赛的会谈》(访谈录),记录了作者握耐与多位著名作家的对话,该访谈录小编认为‘光明日报》上发表于2008年9月4日,共计3千字。

《缀合记忆的碎片:帕穆克访华掠影》(文章),描述了帕穆克在中国的访问经历,文章小编认为‘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于2008年7月25日,共有3.2千字。

《跨文化对话——莫言与奥兹对谈》(访谈录),详细记录了莫言与奥兹之间的对话,该访谈录小编认为‘全球文学》杂志的第1期发表,并小编认为‘文学报》和《南方周末》上选登,共计5千字。

《现代希伯来文学:爱与黑暗之间的旅行》(奥兹演讲),奥兹小编认为‘文汇报》发表的演讲,探讨现代希伯来文学的特殊之处,共计6千字。

《奥兹眼中的犹太历史:让全球了解另一个以色列》(学术文章),文章深入分析了奥兹对犹太历史的特殊见解,该文小编认为‘全球智慧》杂志的第10月15日发表,共有4千字。

《阿摩司·奥兹:驾驭文学之舟远行》(传记),对奥兹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进行深入绝备剖析,文章小编认为‘传记文学》杂志的第11期发表,共计12千字。

《阿摩司·奥兹》(动态),介绍奥兹的最新动态和作品,文章小编认为‘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的第4期发表,共有2千字。

《阿摩司·奥兹的中国之行》(学术文章),探讨奥兹在中国的文学交流活动,文章在段宏春《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的第5期发表,共有4千字。

《你身在何处,何处就是全球中心》(学术文章),分析奥兹作品中的全球化视角,文章小编认为‘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于2007年9月17日,共计2千字。

《阿摩司·奥兹在中国》(学术文章),探讨奥兹在中国的文学影响,文章小编认为‘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于2007年8月31日,共有2千字。

《阿摩司·奥兹:以写作追求心灵宁静》(访谈录),深入探讨奥兹的创作动机和内心全球,文章小编认为‘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于2007年8月29日,共计6千字。

《走近梅厄·沙莱夫的全球》,对沙莱夫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度解读,文章以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蓝山》序言形式发表于2006年。

《茨鲁娅·沙莱夫和她的》,对沙莱夫的代表作《爱情生活》进行深度解读,文章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爱情生活》序言形式发表于2006年。

《从疑惑到分担痛苦:以色列民族对大屠杀态度的转变》,探讨以色列民族对大屠杀历史的态度变化,文章小编认为‘人民日报》上发表于2005年8月30日。

《犹太人把痛苦埋藏在文学里》,分析犹太人怎样通过文学表达痛苦,文章小编认为‘全球新闻报》上发表于2005年7月13日。

《伟大的希伯来语小说家阿格农》,对阿格农的文学成就进行深度剖析,文章收于《犹太名人传丛书·文学家卷》,由河南文艺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暗夜中的一颗星:谈“鸟雀街上的岛屿”》,对《鸟雀街上的岛屿》进行深度解读,文章小编认为‘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于2000年12月27日。

《犹太女作家就写爱情生活》,探讨犹太女作家在创作中的特殊视角,文章小编认为‘环球时报》上发表于2000年12月8日。

《犹太作家:把手指放在伤口上》,分析犹太作家在作品中对痛苦的深刻描绘,文章小编认为‘环球时报》上发表于2000年11月30日。

《以色列的先驱作家们》,探讨以色列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文章小编认为‘以色列通讯》上发表于2000年8月。

《悼念耶胡达·阿米亥》,对已故著名诗人阿米亥进行悼念,文章小编认为‘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的第6期发表,共计3000字。

《倘若没有人生的艰辛,便没有诗歌:忆耶胡达·阿米亥》,对阿米亥的生平进行回顾,文章小编认为‘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于2000年10月25日。

《诗人,耶路撒冷人》,对耶路撒冷的诗歌文化进行深度剖析,文章小编认为‘环球时报》上发表于2000年10月13日。

《追逐流行的现代希伯来文学创作》,分析现代希伯来文学的创造与流行元素,文章小编认为‘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的第6期发表,共计1999年6期。

《阿格农后的伟大希伯来语作家》,探讨阿格农之后的希伯来语文学巨匠,文章小编认为‘北京日报》上发表于1999年10月4日。

《阿摩司·奥兹和现代希伯来文学》,深入探讨奥兹与现代希伯来文学的关系,文章小编认为‘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于1999年3月24日。

《地中海之滨的缪司女神》,探讨地中海文化对希伯来文学的影响,文章小编认为‘科学时报》上发表于1999年3月9日。

《谁为最伟大的希伯来语小说家》,深入分析希伯来语小说家的评价标准,文章小编认为‘文艺报》上发表于1999年2月23日。

《以色列文坛之音:奥兹访谈录》,对奥兹进行深度访谈,文章小编认为‘译林》杂志的第1期发表,共计1999年1期。

《九八以色列畅销书榜作家梅厄·沙莱夫》,介绍沙莱夫的文学成就和畅销书作品,文章小编认为‘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的第6期发表,共计1998年6期。

《头白鸳鸯失伴飞:访埃德娜·沙伯泰》,对沙伯泰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度解读,文章小编认为‘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的第4期发表,共计1998年4期。

《阿佩费尔德与“大屠杀文学”》,探讨大屠杀文学的创作背景和特色,文章小编认为‘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的第2期发表,共计1998年2期。

《昔人已乘黄鹤去: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格农故居》,介绍阿格农故居的历史与文化价格,文章小编认为‘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的第1期发表,共计1998年1期。

扩展资料

钟志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随即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全球文学》编辑部职业。1995年10月至1997年9月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攻读希伯来语言和文学,并协助东亚系教授古代汉语。2001年2月至2005年4月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希伯来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是第一位在以色列获希伯来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曾出版数部希伯来文学译著,并在相应领域发表论文及评文化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