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与盐反应的生成物主要遵循复分解反应规律,通常生成新盐和新碱,但需满足特定条件。下面内容是具体分析:
一、反应条件
-
溶解性要求
- 参与反应的碱和盐必须均可溶于水(极少数例外,如浓强碱与难溶盐高温反应)。
- 例如:NaOH(可溶)与CuSO?(可溶)可反应,而Cu(OH)?(难溶)与Na?SO?(可溶)无法反应。
-
生成物条件
- 产物中需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 典型如生成难溶性碱(如Fe(OH)?)或弱碱(如NH?·H?O),或释放气体(如NH?)。
二、生成物类型与示例
1.生成新盐和新碱
-
示例1:氢*与硫酸铜反应
\[ 2\textNaOH} + \textCuSO}_4 → \textCu(OH)}_2↓ + \textNa}_2\textSO}_4 \]
(蓝色沉淀,常用于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铜)。 -
示例2:氢*与*反应
\[ 3\textNaOH} + \textFeCl}_3 → \textFe(OH)}_3↓ + 3\textNaCl} \]
(红褐色沉淀,用于污水处理)。 -
示例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
\[ \textCa(OH)}_2 + \textNa}_2\textCO}_3 → \textCaCO}_3↓ + 2\textNaOH} \]
(工业制烧碱的技巧其中一个)。
2.独特反应类型
-
酸性盐与强碱反应:
\[ \textNaHSO}_4 + \textNaOH} → \textNa}_2\textSO}_4 + \textH}_2\textO} \]
此类反应实质为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盐和水。 -
铵盐与强碱反应:
\[ \textNH}_4\textCl} + \textNaOH} → \textNaCl} + \textNH}_3↑ + \textH}_2\textO} \]
释放氨气,常用于检验铵根离子。
三、反应应用
- 工业制备
- 如通过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制取氢*。
- 实验室分析
- 利用生成沉淀的特性检验金属离子(如Cu2?、Fe3?)。
- 环境治理
- 氢*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如Cu2?、Pb2?)。
四、注意事项
- 反应物溶解性需明确:如Ca(OH)?微溶,与Na?CO?反应需使用澄清石灰水。
- 避免混淆反应类型:如NaOH与CO?反应属于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而非与盐反应。
如需更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列表,6、7、8提供的具体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