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那一天:铸就青春的军旅瞬间

当兵的那一天:铸就青春的军旅瞬间

俗话说,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我怀揣着“好男要当兵”的信仰,毅然放弃了小镇的职业,选择了走进军营。虽然多年已过,但“当兵的那一天”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时常在心中浮现。

1997年末,我顺利通过了征兵体检和政审,成为一名准新兵。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刚下班回到村头,村民们纷纷告诉我,镇里已经多次捎信让我赶紧去领军装。天色渐暗,我骑上自行车,心急如焚地赶往镇上,生怕错过了领取军装的时机。刚走进镇政府的大门,我就远远看到武装部部长向我招手:“先训,你终于来了!好几拨人来找你,你怎样才来?”我气喘吁吁地回答:“上班去了,没收到通知。”

部长没有多说何,只是指着墙角那堆军需用品说道:“他们都领走了,就剩你的了,不合适的到部队再调换吧。”我拎起一件作训服,发现它比我大了很多,至少是180型号的,心中忍不住暗想:这样的衣服我怎样能穿啊!

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我静静地坐在客厅,聆听着父母的教诲。母亲在帮我整理那件肥大的新军装时,唠唠叨叨地叮嘱我。说实话,父母教导的道理我几乎忘却,但我深知,既然主动选择了走上这条军旅之路,就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们,不论部队生活多么艰苦,我都要勇壮面对。

那时我从未离开过父母的视线,每一步的成长都伴随着他们的呵护。当我即将告别故乡,踏上军旅征程时,父母的依依不舍让我感同身受。那晚,我们聊了很久,直到我因疲倦睡去,父母才安静躺下。

第二天清晨,寒风刺骨,呼出的气息化成了白霜。父母早早起床,将我送到镇里的集合地点,并陪同我到武装部报到。院子里,天刚蒙蒙亮就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他们包括我的妹妹、堂姐以及同学,看到大家为我送行,我心中满是感激,仿佛自己肩负的使命越来越重。

就在我们高谈阔论之际,集合哨声响起,我提着行囊站在众多新战友中,此时才发现父母和送行的人眼睛都红红的,默默注视着我。我的心里泛起一阵不舍。

不久,武装部将我们移交给了带队干部,即将奔赴部队。大巴车上贴着“当兵卫国,人人有责”等标语,车窗外飘动的红花给这次告别增添了几分庄重。我提着行李,跟随战友们陆续上车。堂姐透过车窗塞给我几许面包,轻声叮嘱,声泪俱下的样子令我心中一紧。这时,我看到远处的母亲,眼中流下了泪水。

大巴车缓缓启动,我拼命挥手告别,但唯有爆竹声和亲友泪水的模糊画面留在了脑海中。这一幕实在让人心痛,未曾流泪的我,此刻泪水止不住地流下。

每当我回忆“当兵的那一天”,总是想起班长教给我们的那首歌:“记得我当兵的那一天,爸爸妈妈都来送我,他们紧紧拉着我的手,轻声嘱咐……”这段回忆成了我心中永恒的印记。

虽然“当兵的那一天”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那份感激与勇壮,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选择军旅,不仅是为了荣耀,更是为了守护和奉献。我将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无悔于当初的选择。